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递 > 正文

【重庆日报】瞄准突破绿色航空动力“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

作者:重庆日报 日期:2019-12-31 17:07 点击:

1227日,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在两江新区龙兴总部智慧生态城正式挂牌,并召开发展战略咨询会。

在中科院李应红院士领衔的团队带领下,研究院面向绿色航空科技和产业,聚集优势资源,致力于绿色航空领域创新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重点突破绿色航空动力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研究院建设发展旨在探索军民融合机制创新、绿色航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创新,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李天安表示,学校将把研究院建成航空高端人才集聚基地、航空科技创新基地、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产学研融合示范基地以及技术交流平台,打造国内一流绿色航空工程技术研究院。

主动服务重庆

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

当前重庆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交通强国示范区,这对航空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加快航空产业布局,还是发展航空产业集群都离不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鼎力支持。

作为一所因交通而生、因交通而兴、以交通命名、以交通见长的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顺应全球航空发展趋势,主动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和重庆国际航空产业发展,在成立重庆航空学院的基础上,与两江新区共建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并建立起李应红院士领衔的院士专家工作站。

除了服务交通强国建设的初心外,绿航院成立背后还有一个宗旨,那就是为全球航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航空器产生的噪声、颗粒物、污染物、二氧化碳等都对环境有一定危害,绿航院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因此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比如研究利用新材料、新能源来改善环境。

着力创新驱动

重点培育八个核心技术

绿航院旨在绿色航空系统性科技和产业发展,面向绿色航空领域,聚集优势资源,着力创新驱动,推动航空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和成果孵化。

这样的定位下,绿航院将以创新驱动与市场牵引相结合,做强绿色航空主业和为两机服务的特色,建成国内一流的绿色航空工程技术研究院。

从初出茅庐到国内一流,发展蓝图如何变为现实?

绿航院设立了先进飞行器技术研究所、先进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系统研究所、先进绿色航空材料与智能制造研究所,重点培育八个核心技术。

这八个核心技术包括先进绿色能源动力飞行器技术,航空油电混合分布式动力技术,航空零部件等离子体弧增材制造技术,高价值航空零部件修复与再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叶片抗冲蚀防腐蚀涂层技术,航空关键零部件裂纹缺陷智能化无损检测技术,航空增强复合材料加工、检测、修复与回收技术,以及高性能纳米航空锂电池电芯技术。

除了培育核心技术以外,绿航院还筹划在重庆建设两机重要部附件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中心和飞秒激光射线源大科学装置,建设重庆航空产业发展智库,同时联合行业内创新技术和团队构建重庆航空技术产业链,提升重庆及西南地区航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院士领衔攻关

科研团队掌握关键技术

尽管才成立不久,但绿航院已实质性展开无人机用高功重比微型涡轮电混合动力、连续爆震发动机、转子发动机、高安全高能量高功率电池纳米材料等科研项目攻关,并取得初步成果。就拿连续爆震发动机项目来说,其液态燃料预燃裂解装置可以提高液态煤油燃烧效率并降低排放污染,可用于地面燃机、中小型航发等以汽油、燃油等液态大分子化合物为燃料的燃烧装置上。

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团队支撑。

在人才引进方面,绿航院已汇聚起一支包括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青千等国家级人才30余人在内的技术团队。

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牵头,中国科学院院士郭万林、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卫红、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吴云、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张百灵等国家级人才均在其中,致力于绿色航空领域创新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突破航空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李天安透露,绿航院预计5年内扩充核心研发团队人数达到220人,同时作为重庆交通大学开展航空类高端人才培养的平台,5年累计培养航空类专业硕士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达300人。

 

王小寒刘进图片由重庆交通大学提供

https://www.cqrb.cn/html/cqrb/2019-12/31/017/content_250977.htm

地址:重庆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

电话:023-62789666 023-62789137

版权所有:重庆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重庆交通大学基金会
公众号二维码

ICP备案号11007697号 ©重庆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